在進行滾塑制作工藝之前,需要準備好一些質量良好的模子,并將其放置在一臺塑造機器上,這臺鑄造機器內還分別設有制熱和制冷的兩個裝置。在安置妥當之后,首先把幾塊模具放在機器上面。然后,在每個模具內放入早期規(guī)則型塑料樹脂,再將模具從垂直和水平的 兩個角度慢慢地旋轉放至烤箱中。融化了的樹脂將炙熱的模具和外層包裝均勻緊密地粘合在一起。隨后,再將模具放入制冷循環(huán)設備中,令模具在其中繼續(xù)旋轉直至 其每一部分的厚度均保持一致。當模具被冷凍完畢之后,將其從機器上取下來。在整個制作過程中,模具轉動的速度,加熱和冷卻的時間統(tǒng)統(tǒng)要經過嚴格的控制。滾塑制品的形態(tài)影響滾塑容器的成型,但大體上是殼體結構,為方便脫模,一般采用對開模。
1、應盡量薄(可節(jié)省動力)且對制品壁厚和性能有直接影響(太厚易導致模腔內物料溫度不同)。另與滾塑方式和加熱系統(tǒng)有關,如:熱液體傳導加熱模具δ應加厚=12-15mm,以保證液體快速加熱淚盈眶模具且均勻溫度。用于熱風循環(huán)式加熱的模具,δ就薄一些(5-7mm)。
2、滾塑容器應有排氣口,以便排出因模內壓力上升,低分子化合物分解。排氣口是一個薄壁金屬塑料管,伸到模腔中心,為避免旋轉時粉狀樹脂從排氣口溢出,該孔用玻璃絲,石墨粉之類材料填滿。
3、材料的要求不高。導熱性、延伸性、焊接性、耐熱性好即可。鋼、鋁常見。模具材料影響加熱滾塑容器所需時間是加熱周期中的主要部分,因此模具材質對加熱周期影響很大。如205℃,δ=3.2m的鎳制模具與厚度為614mm的鉛模具相等加熱,時間h1比h2小滾塑容器模具:模具自轉和公轉速度等要制得壁厚均勻的制品,模具的自轉和公轉速度及速比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。
滾塑容器自轉速度不能太快,產生離心力會使物料飛出模腔,恰當的速度應保證模具每轉一周就有一層料粘在模壁上。主要依賴于樹脂粘度。粘度高,緩慢轉速下才能均勻覆蓋模腔。公轉速度小于自轉速度,通常為1:4,有時1:1或1:8左右。轉速比取決于制品形態(tài)、模具懸掛方式。